主页 > 水产致富 >

兴化“蟹王”的创业故事

2012-09-08 浏览:

【本文摘要】 一个普通的农民,从用“蛇皮袋”贩螃蟹开始,发展到现在拥有亿元资产的红膏大闸蟹有限公司,跨苏、皖、鄂三省养殖螃蟹11万亩的水产企业,他就是江苏省劳模、全国闻名的“蟹王”朱同林。目前,朱同林执掌的兴化红膏大闸蟹股份有限公司,辐射盐城、淮安、连云港、安徽、湖北等地,共吸纳转移农村劳动力1800多人.

朱同林养蟹近30年,而真正成立公司上规模养殖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步的,一直到90年代初的这段时期,朱同林称是他养蟹的摸索阶段,那时候的养殖方式,属传统粗放型的,只是一味地追求养殖产量,追求养个体大的螃蟹,不讲究品质。真正知道要养“好”蟹赚大钱还是近6、7年的事。朱同林不断地摸索实践,数十次的到大连、上海等水产院校取经,终于摸索出了“三严、两保证、一禁止”有关螃蟹育苗、饲养、管理、防疫的一整套适合淡水区的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并在公司所有养殖塘口推行,实行标准化生产。当别人的蟹苗及饲料还依赖外购时,朱同林已通过股份制合作,拥有了自己的蟹苗厂和饲料加工厂,开始实行“统一供应蟹苗、统一供应饲料、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对外销售、统一后勤保障”的一体化经营;当别人舍不得给幼蟹投放高营养饲料时,朱同林高价购买鱼粉、蚕蛹、蛋黄来喂养;当别人每亩水面投放600—1000只幼蟹时,朱同林每亩只投入300—400只;当别人等到螃蟹生病才去求医买药时,朱同林则在平时通过放养前对塘口的生态消毒、调控水体PH值、种养定量水草、把好进出水关口等措施,让螃蟹享受充分的“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2001年,朱同林注册成立了兴化红膏大闸蟹有限公司,并将自己的螃蟹命名为“泓膏”牌。“泓膏”先后获得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定、中国市场名优品牌、中国质量万里行指定产品、螃蟹出口基地等荣誉证书和称号。2004年仅在浙江市场销售额就达到了3000多万元。目前,产品已出口到中国香港及日本、新加坡、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境外市场。

  活一方经济、富一方农民的朱同林,如今乘势而上,走上了多元发展之路。今年他高薪聘请了40多名塘口质量检测员和营销员分赴各个养殖基地,为“泓膏”蟹上档次、上规模,在两年内做成行业老大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