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其他水产 >

金鳟的病害防治技术与方法

2013-08-29 浏览:

 金鳟的抗病力较一般鱼强,不易发生疾病,但在整个养殖环节中,若管理不当也会发生各种病害,故平时防治工作亦需定时进行。金鳟自引进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主要养殖病害有病毒性疾病、细菌病、真菌病、寄生虫病和营养不良病,其中以营养不良病较为常见,危害也较为严重,寄生虫病和细菌病也是易发的疾病,几种主要养殖病害的情况和防治方法如下。

  1、病毒性疾病

  金鳟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有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简称IPN)和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简称IHV),这两种病都是病毒性疾病,多发于0.2~1g左右的稚鱼阶段。患IPN疾病,病鱼表现为旋转游动,肠内充满透明或乳白色黏液,肛门后拖有粪便,多数病鱼前腹部呈突起状;慢性症状为腹部膨大,眼球外突,体色变黑。患IHV疾病,病鱼游动缓慢或急速旋转狂游,整个腹部膨大,肠内充满透明或黄色黏液,体色变黑,死亡率较高。

  防治方法:主要控制发眼卵引进过程。用聚维酮碘(有效碘1%)配制成30~50mg/L溶液浸泡引进的发眼卵5~15min,再进行孵化。

  2、细菌性疾病

  金鳟的细菌性疾病主要有细菌性鳃病、肠炎病和弧菌病3种。细菌性疾病是由一种黏液细菌嗜冷噬胞菌引起。多发于春季开口摄食到体重2g左右的个体,病鱼无食欲,鳃部分泌大量黏液,且局部褪色,严重时,鳃丝粘连成棒状。若放养密度过大,易暴发此病,可导致大量死亡。

  防治办法:适当稀养可起到预防作用。治疗可用1/2000的硫酸铜溶液浸浴1~2min,每天3~4次可见明显疗效;用1mg/L的呋喃类药物溶液洗浴60min,每天2~3次也可起到显著效果。

  金鳟的肠炎病是鲑科鱼类的常见疾病,多发生于5g以下的稚鱼阶段。病鱼肠管发炎、充血,肠内无食物,并充满白色或黄色黏液。弧菌病与病毒性疾病均可诱发此病。

  防治办法:用大蒜素粉(含量10%)口服,用量每1kg鱼体重100mg,连续投喂1~6d;或服用新诺明,用量每1kg鱼体重100mg,连续投喂5~7d,第1天用量加倍;或在饲料中添加呋喃唑酮配成药饵投喂,每天用量120mg/kg,连用5d可收到较好效果。

  金鳟的弧菌性疾病多在晚春或秋季水温15℃以上时发病。病鱼眼球突出、白浊、糜烂,鳍基、体表、肛门、口腔等处出血。病重鱼肌肉坏死,肠管充血、发炎,肾脾肿大。

  防治办法:用磺胺类药物混拌于饲料中,投喂1周,然后清刷池子,并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消毒,也可用1/(50万)的盐水浸洗20min,或土霉素50~80mg/kg连续使用4~6d。

  3、真菌性疾病

  金鳟的真菌性疾病主要是水霉菌病,又称水霉病,多发生在孵化期死卵或损伤的卵上,并能侵害邻近的好卵,使活卵窒息死亡,另外也易在受伤的鱼体处着生。发病初期出现小斑点,然后逐渐扩大成绒毛状,使患处肌肉溃烂坏死。水霉繁殖适温在4~14℃。

  防治办法:主要预防办法是孵化期注意拣除死卵,拉网时注意不要擦伤鱼体。治疗方法有将病鱼卵用5%的福尔马林每次浸洗30min;幼鱼可用1%的食盐水浸洗20min,成鱼用1%食盐水浸洗1h或用高锰酸钾10mg/L浓度浸洗1h或用食盐25mg/L加小苏打25mg/L合剂浸洗1h。

  4、寄生虫类疾病

  金鳟的寄生虫类疾病主要是细鳞鱼三代虫病,病原体是细鳞鱼三代虫,虫体寄生于鱼的体侧、背鳍、臀鳍、尾鳍或鳃等部位。该病多发于春季至初夏,体重为 1~3g的稚鱼时期。病鱼常翻转急游或侧身贴于池壁,因虫体刺激,体表分泌黏液较多且呈灰白色绒毛状。病重者鳃肿大,鳃丝暗黑色,体色黑瘦,不摄食,离群缓游,渐趋死亡,死亡率达10%左右。

  防治办法:用1/2000~1/4000的甲醛液浸洗病鱼30~60min,或用2%的盐水浸洗2h。

  5、营养不良病

  金鳟的营养不良病主要是肝脂肪变性病,此病是人工养殖虹鳟由于投喂的饲料营养含量不全、长期缺乏必需氨基酸或维生素等造成的。不新鲜的、发霉的或氧化变质的饲料,以及饲料中碳水化合物、脂肪、磷等过多均可引发此病的发生。病鱼体色发黑,鳃颜色变淡,体质衰弱,离群,不活泼,独自漂在缓流处。肝脏肿大,呈黄色、黄白色或黄褐色,胆囊肿大呈黄色。胃肠充满黄色粘液,无食物,肠末端溃疡充血。

  防治办法:发现病鱼应立即改投喂优质饵料,减少投喂量,并在饵料中增加维生素的含量。病情较轻的鱼经过1~2个月便可完全治愈,严重者则无法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