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其他水产 >

河蟹夏初防“三病”

2013-08-29 浏览:

夏初,气温升高,要密切注意防治河蟹纤毛虫病,蜕壳不遂和水肿病。

  纤毛虫病:由聚缩虫、钟形虫、累枝虫等寄生所致。病蟹体表、附肢及鳃出现棕黄色或浅绿色絮状物,行动迟缓,拒食或因蜕壳困难而死亡。该病多发生在有机质含量过高、无水生植物和攀附物的蟹池,春季死亡率较高。防治方法:⑴购种时注意检疫,蟹种经消毒后放养。改善蟹池条件,清除淤泥,种植水生植物,调节水质。⑵对染病蟹池用甲醛或新洁尔灭全池泼洒,用量分别为每立方米水体40 克~50克和20克~30克。⑶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锌2克~3克,或制霉素8克~10克全池泼洒。

  蜕壳不遂:引起河蟹蜕壳不遂的原因很多,如水绵、纤毛虫寄生,水质污染,无良好的隐蔽、攀附物,营养不良、蟹体消瘦,等等。病、死蟹头胸甲后缘与腹部交结处出现裂口,或头胸甲表壳翘起,第三、第四步足大多已大部分蜕出。

  防治方法:⑴优化蟹池环境,做好清淤和水草种植工作,保持良好的水质。在成批蟹蜕壳前一周,每立方米水用15克~20克生石灰全池泼洒,调节水质。⑵投喂适口、营养全面的饲料,如新鲜小杂鱼、罗蚬肉等,确保河蟹第一次蜕壳安全。⑶在饲料中添加2%~3%的蜕壳素和复合维生素,连续投喂5天~7天。

  水肿病:多因细菌、毛霉菌侵染所致。细菌侵染引起的水肿,症状为后肠与鳃先后感染水肿,病蟹腹部和胸部肿胀呈透明状,不能爬行,匍匐在池边的浅水处死亡,壳颜色无变化。毛霉菌引起的水肿,纯属鳃部感染,病蟹腹部不肿胀,因消瘦反而向内凹陷,胸甲下方与腹部交界处肿胀,但不呈透明状。病蟹白天上岸不下水,鳃区胸甲颜色为灰白色,行动缓慢,死于岸上。防治细菌性水肿:⑴连续换水2次,先排后灌,每次换水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⑵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 克~2克,或土霉素粉1克,或生石灰15克~20克全池泼洒。⑶每公斤蟹用土霉素0.25克、痢特灵0.01克,另加0.5%~1%大蒜拌饵投喂5天~7 天。防治毛霉菌引起的水肿:⑴连续换水2次。⑵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2克,或福尔马林10毫升,或生石灰20克~25克全池泼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