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虾类养殖 >

对虾育苗“发光”病的诊断

2012-08-23 浏览:

  在对虾育苗生产中,经常发现对虾幼体有“发光”现象,这一现象被称之为“发光”病,涉及的品种有中国对虾、日本对虾、长毛对虾、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等。如症状频发并延误诊治,不仅给育苗工作带来被动,而且在经济上会造成巨额损失。

  笔者在多年实践中,针对“发光”症状,采取多种药物进行治疗和药效比较,取得初步进展。但鉴于目前国内尚未见有这方面的报道,故将诊治经验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一、发光病症状及其变化据实践,在所有虾类孵幼过程中,从氵蚤状幼体开始,至糠虾期、仔虾期,各期均有发病且不易被发现。究其原因,主要是育苗室内外比较强烈的自然或非自然光源干扰了对虾幼体“发光”症状的诊断。幼体感染此病后,会陆续发生死亡,严重的在2日~3日内死亡率高达70%~80%。其症状是幼体活力下降,下沉到池水的中下层,在池水表层基本见不到虾苗。到糠虾或仔虾中后期,表现为弹跳乏力、趋光性差、摄食减弱或停止、体色呈白浊,基本上不透明。发病虾池在夜间关灯后可看到繁星闪烁的荧光,在水中上下起伏,四处游动,异态纷呈,其症状随虾苗染病强度呈正相关变化。

  二、病原体及发病机理

  1.病原体 

  在探索中发现,育苗室内的“发光”现象与自然海域中由原生动物(如夜光虫)或部分发光藻类引起的“发光”现象截然不同。经反复诊断,病原体一般为细菌,即荧光假单胞菌和哈维氏弧菌。前者为革兰氏阴性菌,后者具发光特性,其适宜繁殖生长的盐度、温度范围恰好与虾类育苗所要求的理化因子相同。在这同一理化指标内,细菌与人工繁育的虾苗又同处在同一摄食机制和繁育机制中,故极易引发病害发生和蔓延。

  2.发作机理 

  细菌感染虾体后,利用其机体组织作为营养物质进行繁殖发育,并在其固有酶的作用下氧化体内含有的荧光素,进而发出荧光。由于此“光”为弱冷光,极易被认为是其他光源的反射光而被忽略。受感染的病虾,视其体质强弱程度,呈现出2天~5天的荧光现象,最后陆续死亡。特别是伴随幼体变态和蜕皮期间,易导致大批虾骤然死亡,严重时会在一夜之间全军覆没。

  三、流行与危害发光细菌在自然海区中具有广域性,南海、东海、黄海、渤海等四大海区均有分布,其发病过程伴随虾苗至成体一生,以虾苗育成中的糠虾和仔虾期为易发阶段,所造成的危害也最为严重,并随水温上升呈正比关系。在时间上5月~7月流行最为广泛,因此时进入雨季,大量陆源有机物随径流入海,使近岸水体富营养化,病原菌迅速繁衍生长,一旦进入育苗流程中,首先会感染先天不足的病弱残苗,然后会猝不及防地快速传播开来,使虾苗的氵蚤状幼体、糠虾、仔虾各期皆会因染病而造成严重危害和损失。

  四、诊断方法

  1.目测 

  因幼体具发光现象,可目测发现。在夜幕降临时,关掉育苗室内全部照明灯,通过调节单个育苗池的气量,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细致观察,一般可得出较为直观的结论。还可取样诊断。即用白色器皿,多次取样,在暗光下用手电观察,会发现发光点多聚集在头胸部位。感染后期的虾体,在不同部位均可看到荧光点。

  2.镜检 

  为把握诊断的准确性,可进一步用高倍显微镜进行镜检。在400倍以上的视野中,染病虾苗体内细菌活动,在相对较透明的区域内呈显性可视。荧光假单胞菌呈短杆状,两端钝圆,端生鞭毛1根~6根,活动能力强。哈维氏弧菌亦呈短杆状,有的略有弯曲,具极生鞭毛,活动能力较弱。两者在育苗池中的适温范围以27℃为界,27℃以下荧光假单胞菌多发,27℃以上哈维氏弧菌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