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鱼类图片 >

鲥鱼图片

2014-01-17 浏览:



鲥鱼(学名:Tenualosa reevesii)俗称迟鱼,属辐鳍鱼纲鲱形目、鲱科、鲥属。为中国珍稀名贵经济鱼类,鲥鱼与河豚、刀鱼齐名,素称长江三鲜。“鲥鱼产于长江下游,以当涂至采石一带横江鲥鱼最佳美,素誉为江南水中珍品,古为纳贡之物。然而而近年来,长江水生物种频频告急,继扬子鳄、中华鲟、白鱀豚、胭脂鱼之后,长江鲥鱼又发生危机。1988年鲥鱼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第一级的保护物种。
拼音:鲥(shí)鱼(yú)

  

英文名:Reeves shad

  拉丁文名:Hilsa reevesi

  地方名:时鱼、三来、三黎鱼、迟鱼、鲥刺

  背黑绿色,鳞下多脂肪,是名贵的食用鱼。

资源现状与保护

  鲥鱼与河豚、刀鱼齐名,素称长江三鲜。“芽姜紫醋炙鲥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南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这是宋诗人苏东坡描写鲥鱼的诗篇。鲥鱼产于长江下游,以当涂至采石一带横江鲥鱼最佳美,素誉为江南水中珍品,古为纳贡之物。然而而近年来,长江水生物种频频告急,继扬子鳄、中华鲟、白鱀豚、胭脂鱼之后,长江鲥鱼又发生危机。

  据统计,1974年,长江鲥鱼年产量曾达157.5万公斤;80年代后逐年下降,1986年降至1.2万公斤;1996年,有关部门在鲥鱼栖息的峡江试捕一个月,毫无所获;在鄱阳湖口进行幼鲥鱼监测,也难觅芳踪;自1996年至今,在鄱阳湖历时三年的捕捞仍然是一无所获。江苏、安徽江段也已多年未发现鲥鱼。严峻的事实表明:长江鲥鱼资源已近枯竭!

  是什么原因使长江鲥鱼陷入濒临灭绝的窘境呢?

  有关专家认为:主要是生态环境被破坏,影响了鲥鱼的正常生长。如赣江万安水坝建成后,鲥鱼产卵场的流速、水位、水温等生态条件改变,河床提高,影响了鲥鱼的正常繁殖。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统计,江苏、安徽和上海每日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有121.9万吨,重大污染源有37处之多。赣江已不再是鲥鱼繁殖后代的理想环境。而内陆工业的发展,造成长江、赣江、鄱阳湖水域污染日益加重,长江鲥鱼溯江而上,经鄱阳湖进入江西峡江产卵至幼鲥鱼由湖入江,出江入海的整个过程中,要经历数不清的污染带,严重的污染影响鲥鱼的正常繁殖和生长发育。如果说酷捕滥捞还有漏网之鱼的话,那么污染则使鲥鱼在劫难逃。

  其次,鲥鱼近亲繁殖,造成资源进一步衰退。由于鲥鱼数量日益减少,80年代后期,进入峡江产卵场的鲥鱼有效群体数量随之减少。小群体的繁殖不可避免地产生近亲交配,导致群体基因的萎缩,使后代生长速度减慢,繁殖率和适应性降低,种群生存能力下降。

  第三,管理经费紧缺,手段落后。沿江有关渔政管理机构体制始终未理顺,由于实行收支两条线,长期缺少管理经费,渔政管理力量薄弱,手段落后,管理困难。

  第四,科研调查滞后,影响保护决策。近十年来,有关部门对赣江鲥鱼产卵场进行了资源调查,对鄱阳湖区幼鲥鱼资源进行了监测,基本掌握了鲥鱼资源的情况。但对长江鲥鱼幼体出湖入江洄游生长情况、鲥鱼在海洋中的洄游生长情况缺少研究调查,使长江鲥鱼保护的整个过程不够完整,影响了保护效果。

  科学家们还建议有关方面高度关注和重视鲥鱼的保护,进一步理顺渔政管理体制,加大经费投入,开展鲥鱼人工繁殖,组织科研单位开展鲥鱼人工繁殖研究,走人工放流增殖恢复资源的道路。他们指出,不如此,我们的后代恐怕就再也见不到鲥鱼了。

科属

  鲱科形态

  鲥鱼,江海洄游型鱼类,其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而今天,人们难

睹鲥鱼美丽的风采。鲥鱼,体长椭圆形,侧扁。长约24厘米,大者达50厘米以上。头侧扁,前端钝尖,口大,端位,口裂倾斜,下颌稍长,上颌正中有一缺刻,后端达于眼后缘的下方。鳃耙细密。鳞片大而薄,上有细纹;无侧线,体侧纵列鳞41~47;横列鳞16~17。腹部狭窄,腹面有大形而锐利的棱鳞,排列成锯齿状的边缘,腹鳍前为17~19,腹鳍后为12~15。腹鳍极小,胸鳍、腹鳍基部有大而成长形的腋鳞。背鳍17~18,起点与腹鳍相对。臀鳍18~20。尾鳍深分叉,被有小鳞。休背及头部灰黑色,上侧略带蓝绿色光泽,下侧和腹部银白色,腹鳍、臀鳍灰白色,尾鳍边缘和背鳍基部淡黑色。鲥鱼4~6月间生殖季节溯河而上,在江何的中、下游产卵繁殖。食物主要为浮游生物,有时亦食其他有机物。分布我国南海及东海,亦见于长江、珠江、钱塘江等流域的中、下游。

  体呈长椭圆形,较侧扁,一般体长25~40厘米。口大,端位。吻尖,下颌稍长于上颌。上颌骨正中有一显著凹陷,上下两颌均无齿。脂眼睑发达,几乎遮盖眼的一半。腮孔大。鳞片大而圆薄,上有细纹。无侧线。腹部有大型锐利的棱鳞,排列成锯齿状。有胸鳍、腹鳍各一对,腹鳍极小;背鳍、臀鳍各一个,背鳍条14~15,臀鳍条16~18;尾鳍深叉形,被有小鳞。体背和头部为灰色,略带蓝色光泽,体两侧和腹部为银白色。腹鳍、臀鳍灰白色,其他各鳍暗蓝绿色。

产地

  鲥鱼为洄游性鱼类,入江河产卵时鱼群集中,形成捕捞旺季。主要产地在长江流域,以下游镇江、南京产量较多,珠江的西江在70-80年代也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