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水产饲料 >

鱼饲料的原料_草鱼饲料的主要原料_鱼饲料种类

2019-08-20 浏览:
鱼饲料的原料_草鱼饲料的主要原料_鱼饲料种类_鱼饲料是用什么做的_鱼饲料怎么做出来的_最好的鱼饲料_饲料鱼有哪种_鱼饲料怎么喂_怎么做鱼饲料_饲料鱼有哪些_"title":"鱼急了也会喊 研究发现雄鱼能发出两种声音","markedTitle":"鱼急了也会喊 研究发现雄鱼能发出两种声音",:":::"新华网",::"鲑鱼饲料中的蛋白质可改善鱼的健康",

一、铜对鱼类的生理作用

铜(Cu)为鱼类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可以作为许多酶(如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歧化酶等)的辅助因子(co-factor)而广泛地参与到鱼体内的多种生理生化过程中。当食物中的铜元素不能满足其需要量时,鱼类可以通过鳃和皮肤从水中吸收这种物质,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对鱼体而言,铜元素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生理功能:
1、参与机体能量的代谢;
2、参与机体防御;
3、参与铁的吸收和利用,同时对血红蛋白合成以及红细胞成熟也有重要的作用;
4、参与机体黑色素的形成;
5、参与机体能量的代谢;
6、参与血管和骨骼形成;
7、参与机体的呼吸作用;
8、与鱼类繁殖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水体铜暴露对鱼类的毒性作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工农业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到海洋和河口中加之含铜药物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大量的不规范使用,致使养殖水体铜污染现象时有发生,且已经严重威胁了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目前,国内外有关水体铜暴露对鱼类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已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而且也已取得了诸多的研究成果。综合这些研究,我们发现水体急性或慢性的铜暴露对鱼类产生的毒性作用主要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

1、对成活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水体铜暴露可以引起鱼类成活率及生长速度的降低,尤其在急性或亚急性的暴露实验中更为明显;

2、对组织结构学方面的影响,铜在进入鱼体内后,会在鱼体内的多个组织和器官进行富集,从而可以引起组织学结构的病理变化;

3、对鱼类行为方面的影响,在急性或慢性铜浓度的水体中,鱼类的一些行为将受到影响,如游泳能力下降、回避反应及爆发性呼吸等;

4、对血液和生化指标方面的影响,水体的铜暴露可以改变鱼类血液学的一些参数;

5、对发育及繁殖力方面的影响,铜元素可以在鱼类的性腺中进行富集,从而损伤其繁殖力及生殖系统。

三、饲料中铜过量对鱼类的毒副作用

铜虽然是鱼类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是饲料中铜含量如果过高,也会对鱼类造成不利的影响。总体来说,饲料中铜过量对鱼类产生毒性作用的机理与水体铜暴露类似,主要包括:造成鱼体生长速度减缓、死亡率提高、对组织学产生损伤、改变生理机能及抗氧化应激等。例如,饲料中铜过量可导致罗非鱼、大西洋鲑及黄颡鱼生长缓慢,罗非鱼的肠道、鳃和肝脏组织结构发生病理变化,许氏平鲉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活性显著升高,鲤肠道及肝脏组织铜富集及血红蛋白水平升高等。

四、铜对鱼类脂代谢的影响

哺乳动物中的研究表明,食物中的铜主要依靠小肠的吸收而进入体内循环。小肠中铜转运蛋白对铜的吸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被吸收的铜大多数最初被运输到肝脏内,用于满足机体的生理需求。与哺乳动物相比,目前有关铜影响鱼类脂肪沉积和脂类代谢的研究报道还十分缺乏。但是现有的少数研究表明,水体的铜及饲料的铜均可显著地影响鱼类的脂肪沉积及代谢。例如,随着饲料中铜浓度的上升,大西洋鲑和黄颡鱼全鱼的脂肪含量呈现出下降趋势。高铜饲料投喂虹鳟和罗非鱼可以造成其肝脏组织中的肝细胞会呈现出非正常的脂肪滴堆积。另一方面,水体铜暴露可以造成矛尾复虾虎鱼肝脏的脂肪含量显著升高,且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的活性明显下降。另外,还发现矛尾复虾虎鱼在更低浓度铜的水体中,可使其肝脏中脂肪含量呈现出随时间的推移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此外,在离体条件下,对黄颡鱼原代肝细胞和草鱼肝细胞系铜孵育的实验表明,铜对黄颡鱼和草鱼肝细胞脂类代谢的影响呈现出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