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其他水产 >

世界上5大死亡率最高的绝症_草鱼出血病怎么引起的_草鱼出血病的症状

2019-08-31 浏览:
世界上5大死亡率最高的绝症_草鱼出血病怎么引起的_草鱼出血病的症状_草鱼出血病的治疗_草鱼出血病败血症_特种兵死亡率高达多少_每年闯红灯死亡率高达_子宫癌死亡率高达多少_非典的死亡率是多少_哪个兵种死亡率最高_"动物 杀手 大盘点 蓝环章鱼毒液后劲十足""动物 杀手 大盘点 蓝环章鱼毒液后劲十足",:""海豹看上去可爱温柔,但是不要被它们的可爱外表迷惑.豹海豹是南极圈食物链的顶端猎食者,据说它们真的猎杀过人类.它们的首选猎物是企鹅,有着异常强劲的下颚和非同小可的长牙.被它们咬上一口那是致命的.",:::"凤凰网资讯频道",::"动物 杀手 大盘点 蓝环章鱼毒液后劲十足",

    草鱼是我国大宗淡水鱼类第一大养殖对象,也是病害较多的鱼种。从近几年现场调查和诊断结果来看,草鱼出血病仍然是危害一龄草鱼鱼种最严重的疾病。该病危害范围广、强度大、不易控制,每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是影响草鱼产量的第一大病毒性疾病。由于基层水产技术服务及养殖人员缺乏一定临床技术经验,很多病毒性疾病几乎都误诊成其它细菌性疾病而错误用药;大部分养殖户也因为对草鱼病毒出血病缺乏认识而盲目乱用药和错误操作,反而刺激鱼体应激反应,造成大量死亡,经济损失惨重。草鱼出血病虽然是我国最早、最全面系统研究的一种鱼类病毒病疾病,但是至今没有发现有效的治疗手段,只能靠注射疫苗和加强日常管理来预防。
 
    这种病的病原体是水生呼肠孤病毒,隶属呼肠孤病毒科,水生动物呼肠孤病毒属,直径70-80nm,20面体球形颗粒,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毒株。


感染出血病死亡的草鱼

    一、流行情况

    主要感染鱼种或一龄草鱼,夏季高温季节和秋季是主要流行季节,水温20-33℃。

    1、流行地区:1970年首次发现,此后相继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上海、四川等省、市、自治区各主要养鱼区流行。

    2、危害品种:草鱼、青鱼都可发病,但主要危害草鱼,体长在2.5-15cm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发病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有时2足龄以上的大草鱼也患病。近年来由于各地忽视了免疫工作,草鱼病毒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

    3、发病水温:水温在20-33℃时发生流行,最适流行水温为20-28 ℃。当水质恶化,水中溶氧偏低,透明度低,水中总氮、有机氮、亚硝酸态氮和有机物耗氧率偏高,水温变化较大,鱼体抵抗力低下,病毒量多时易发生流行。水温12℃及34.5℃时也有发生。

    4、流行季节:主要在4-10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4―6月和9―10月两个主要流行季节。


病鱼肠内无食物,肠系膜、鳔出血

    二、发病过程

    人工感染健康草鱼,从感染到发病死亡需4-15天,一般7-10天。病程分潜伏期、前趋期和发展期3个阶段。

    1、潜伏期:为1-3天,在此期间内,鱼的外表不显示任何症状,活动与摄食正常。潜伏期的长短与水温及病毒浓度有密切关系,水温高,病毒浓度高,潜伏期短;反之,潜伏期长。

    2、前趋期: 时间短,仅1-2天,鱼的体色发暗、发黑,离群独游,停止摄食。

    3、发展期:时间长短不一,一般为1-2天,病鱼表现充血、出血症状。

    三、临床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反应迟钝、不摄食;病鱼口腔、上下颌、眼部、鳃盖、鳍条基部、腹部、皮下充血;肌肉出血、肠道充血或失血、肝、脾、肾等内脏有出血点。根据临床症状不同,分为“红肌肉”、“红肠”、“红鳍红鳃盖”三种类型,可同时出现,亦可交替出现。

    (1)“红肌肉”型:体色暗黑,撕开病鱼的皮肤或对准阳光或灯光透视鱼体,可见皮下肌肉充血、出血;严重时肌肉均呈红色,一般在较小的草鱼种上(体长7-10厘米)较常见。

    (2)“红肠”型:病鱼肠壁充血,常伴随松鱗、肌肉充血。但肠壁仍具韧性,肠内无食物,肠系膜及周围脂肪、鳔、胆囊、肝、脾、肾也有出血点或血丝。各种规格的草鱼种都可见到。

    (3)红鳍红鳃盖”型:病鱼的鳃盖、鳍基部、头顶、口腔和眼眶等明显充血,有时眼球突出,一般在较大的草鱼种(体长13厘米以上)上出现。


病鱼全身肌肉出血

    四、发病原因

    1、草鱼鱼种的投放密度过大

    许多养殖户盲目追求产量和效益,随意增大投放密度。由于投放密度过大,在养殖中后期,随着池塘鱼类负载量的加大以及饲料投喂量的增加,残饵粪便沉积池底,池塘容易老化。由于水体环境不良,氨态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上升,水质恶化,导致草鱼体质变弱,更易感染病毒。

    2、投喂的饲料不符合草鱼鱼种的营养需求

    从整体上看,一龄草鱼鱼种生长过程中对蛋白质、脂肪等的需求较一般其它鱼种低。在草鱼整个养殖期内,全程投喂高蛋白质的鱼饲料往往导致草鱼类营养性疾病(如脂肪肝、肝脏变性等)的发生。其次,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不足,一龄草鱼在池塘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受密度、环境条件、生长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对维生素的需求量显著提高,如果长期不能满足其需求则会引发各种疾病,如饲料过度过量投喂,饲料中的氯化胆碱的含量不足时很容易引起草鱼鱼种脂肪肝病的发生,使鱼种抗病能力变弱,导致各种细菌疾病的暴发,并发出血病。

    3、投喂方法不科学

    许多养殖户在前期3―4月份追求生长速度,投喂量过大,忽视了草鱼自身的生活习性和规律,结果往往是养殖前期草鱼的生长速度很快,鱼体免疫系统发育跟不上鱼的生长速度,对细菌及病毒性疾病几乎没有抵抗力了,导致草鱼后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

    4、防病措施不合理

    有的养殖户防病意识较差,往往被养殖前期草鱼鱼种摄食良好、生长较快所麻痹,而忽视了正常的鱼病预防工作,不调水,极少用微生物制剂,忽视池塘水环境管控。一旦发病再采取措施,为时已晚。有的养殖户过分依赖、相信药物的作用。发病季节大量使用杀虫剂、消毒剂来杀虫和治疗细菌病(误诊)是诱发草鱼出血病大量死亡的重要因素,很多发病池塘也因此出现日死亡量暴增。还有许多水产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唯恐草鱼发病,几乎每天都在使用不同的药物,特别是一些内服抗菌药物已经到了滥用的地步。由于用药过多,不仅导致病原体产生强烈的抗药性,也对草鱼鱼种的内脏器官(如肝、肾、脾脏等)造成严重的损伤,使草鱼自身的消化、解毒、抗病能力大大下降。不科学的用药,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更容易发生疾病,往往事倍功半。


病鱼鳔严重出血

    五、如何防治

    草鱼出血病目前无有效的药物用于治疗,最主要的控制措施是注射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注射草鱼出血病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但在使用疫苗前应对当地流行病原株进行鉴别,以免影响疫苗的使用效果,发病期间采用碘伏或碘液与面粉混合拌料投喂对疾病预防和控制有一定的作用,加强疾病的区域防控,对疫区的鱼卵、鱼体及设施彻底消毒。

    1、预防

    (1)清除池底过多淤泥,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彻底清塘消毒,条件充许可干塘曝晒半个月。

    (2)切断病原传播,禁止将带有病毒的鱼苗、鱼种输出及运入。

    (3)鱼种在放养时要用10ppm的聚维酮碘溶液浸泡6-8分钟,放养密度应控制在800尾/亩以下为宜。

    (4)免疫预防:注射或浸泡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或细胞弱毒疫苗进行预防。

    (5)发病季节的药物预防:全池泼洒二氧化氯、表面活性剂等消毒剂。

    (6)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加注新水,保证池水透明度大于30厘米,保持优良水质。

    (7)投喂营养丰富,全价的配合饲料,提高鱼体抗病能力。

    2、治疗

    (1)采用碘制剂泼洒,每立方米水体0.5毫升,连续泼洒2次,隔天1次。

    (2)全池施用大黄或黄芩抗病毒中草药,用量为1~2.5毫克/升水体。

    (3)每亩水深1米,用金银花75克、菊花75克、大黄375克、黄柏225克研成细末,加食盐150克,混合后加适量水全池泼洒。

(4)每100千克鱼体重用水花生10千克,捣烂,拌食盐500克、大黄粉1千克、韭菜2千克或生大蒜500克,再拌米粉、麸皮或浮萍10~20千克做成药饵,连喂7~10天。

【来源:中国水产养殖网 郑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