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水产病害 >

注册养殖公司_养殖培训基地_城市双水质管网供水的探索

2019-08-25 浏览:
注册养殖公司_养殖培训基地_城市双水质管网供水的探索_淡水养殖_水产养殖_养殖好项目_水蛭养殖技术_养龙虾怎样测水质_水产养殖技术_小龙虾饲养环境和水质_"这个水质指标管不好,养殖可能全军覆没""这个水质指标管不好,养殖可能全军覆没",
撰稿 | 粤海生物 姚欢

影响水产养殖动物健康的因素错综复杂,包括水体氨氮、亚盐、pH、溶解氧、遗传、病原、天气突变以及人为操作不当等都可能造成水产养殖的失败。其中,溶解氧在养殖水环境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一般情况下淡水中饱和溶氧量只相当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1/20,海水中更少,因而水中的溶氧量成为水生动物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一个限制性因素,是水产养殖中人们最为关注的水质因子之一。

溶氧的意义


1.溶解氧与条件致病菌的致病关系。在水产动物病害当中,细菌性疾病的致病源多数是属于条件致病菌,其中水体中的溶解氧即为重要的限制因子。许多致病菌都需要无氧环境进行繁殖,例如导致草鱼肠炎病的肠型气单胞菌,另一方面,水体缺氧会导致水产动物免疫力下降,进而爆发病害;当水体溶氧充足时,厌氧菌的繁殖将受到抑制。所以,实际生产中保持水体溶氧充足是预防水产病害的最有效措施。


2. 溶解氧对水体益生菌的影响。水体溶氧也会对水体中的菌相产生影响,若是水体中溶氧不足,好氧菌就没办法发挥作用,甚至因为竞争抑制被厌氧有害菌代替了原来的优势地位,这样,致病菌占优势养殖动物就容易得病。

3.水体溶解氧对水体浮游植物的影响。藻类不仅为水产动物提供饵料,又可以在白天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氧气,但是在夜间,藻类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因此,若是溶氧不足,夜间极有可能发生缺氧。

4. 溶氧足有助于增强水体动物免疫力。水中充足的溶氧有助于提高养殖动物的耐受能力,增强对环境胁迫的抵抗力。处于连续低溶氧环境中的动物,其免疫力下降,虾蜕壳困难,养殖动物生长速度缓慢,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大大减弱。

5. 溶氧足可减少有毒化学物质生成。水体中对养殖对象影响比较大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有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等,而这类物质在溶氧充足的情况下不容易生成。

影响溶氧的因素



1. 藻类。这是养殖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浮游生物,我们平时所说的水色的好坏其实就是反映了水体中藻类的丰富程度。藻类白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至少占了水体中总溶氧水平的80%,另外的20%来自于大气氧分压。因此,很多养殖户认为,只要多开增氧机,一定不会缺氧,这是一个必须要纠正的观念,一旦倒藻,就算是24小时开增氧机,水体的中下层也会处于亚缺氧甚至是缺氧状态。

2. 化学耗氧。底泥中的一些还原性化学物质在氧化过程耗氧,所耗氧占15~80%,是化学耗氧主要根源,包括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甲烷等。

3. 生物耗氧。水产动物生活必须耗氧,所耗氧占20~25%。

判断溶氧情况

1. 观察水色变化:通常水质恶化后根据溶氧从高至低的顺序,水色开始变清,逐渐由清变白,进而变红,最严重时变黑。

2. 观察水中浮游动物与底栖动物的活动状态:缺氧时,浮游动物常聚集在水体上层,底栖动物会靠近池边,不怕惊吓。

3. 观察养殖动物的摄食情况:轻度缺氧,摄食减少,严重时停止摄食,开始“溜边”“浮头”,聚集增氧机旁。

4. 观察底质及水质:缺氧时底质发臭,可以闻到明显的异味,油质泡沫增多。

5. 测定溶氧:水体溶氧最好在5 mg/L以上,低于3 mg/L则表现为缺氧。

应对措施

1. 生物增氧法。水产养殖前先进行培水肥水,利用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给池水补氧。如果池水清瘦,采取灵活结合施用有机肥、多抗培水膏、藻类生长素、氨基培水液、肥水EM等。

2. 注水增氧法。池塘中的溶解氧量较低,可通过水流经过一定的流程和落差提高含氧量或抽取溶解氧较高外源水注入池塘内,以提高增氧效果。注水补氧宜早进行,防止因缺氧而一次注水过多或注水时间过长,导致池塘水质条件急剧变动引起养殖动物强应激反应。


3. 机械增氧法。通过开启增氧机(水车式、叶轮式、射流式、底管式、涌浪式、搅水式、散花式等)来搅动,增加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来提高水体溶解氧量。


4. 化学增氧法。通过泼洒化学增氧产品来提高水体溶解氧量,如:富力氧(氧立得、增氧解毒底净、增氧清毒速健),易溶于水,放氧量大,放氧时间持久2-5小时,俗称固体双氧水。

2Na2CO3+2H2O2→2Na2CO3+2H2O+O2↑

氧底宝A/B型(粤海301),遇水分解缓慢放出氧气,放氧时间可长达10小时以上。

2CaO2+2H2O→2Ca(OH)2+O2↑

氧元速,表面活性剂,以降低水体表面张力,提高养殖水体纳氧量,让空气中的氧气更容易溶解到水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