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水产病害 >

黄鳍鲷病害防治技术

2013-04-13 浏览:

一、突眼症

病原:由细菌性感染引起。

病状:发病初期,体表无损,也无异常现象,但眼球产生白内障,瞳孔放大,后水晶充血突出,随着病情发展,眼球脱落。

流行季节:主要发生于6-10月。

二、体表溃烂病

病原:由一种弧菌感染引起。

病状:鳍条等发病部位产生粘液,充血,鳍条发红和散开,随着病情发展,患部溃烂,表皮脱落,出血,严重者肌肉外露,不摄食,多在水面晃游。

流行季节:主要发生于10月至翌年5月。

三、锚头蚤病

病原:由锚头蚤寄生引起。

病状:病原体主要寄生于鳃部和头部,有时体表两侧也有发现。

流行季节:每年10月至翌年4月发病较严重。

四、巴斯德氏菌病

病原:由巴斯德氏菌感染引起。

病状:病鱼沉卧箱底。肛门附近红肿突出,消化道内膜充血,并有黄色粘液,肝脏有许多白点,病发不久即死亡。

流行季节:主要发生在8-10月水温较高时期。

常用药物和防治措施

一、外用消炎药物高锰酸钾:8-10 PPM ,浸泡3-5分钟,防治体表溃烂病。漂白粉:3-5 PPM ,浸泡3-5分钟,防治细菌性病。硫酸铜:20-30 PPM ,浸泡15-20 分钟,防治蠕虫病。

二、内服药物和一般使用剂量磺胺类:100-200 毫克/公斤鱼,每2-3天投喂一次疗程7-9天,对巴斯德氏菌病有效。土霉素:25-30 毫克/公斤鱼,每2-3天投喂一次,疗程7-9天,对防治各种细菌性病有效。四环素和金霉素:30-40 毫克/公斤鱼,疗程7天,可防治各种细菌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