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种苗技术 >

鲫鱼养殖技术_小溪石斑鱼养殖技术_人工繁殖与

2019-08-24 浏览:
鲫鱼养殖技术_小溪石斑鱼养殖技术_人工繁殖与_鱼的繁殖_观赏鱼繁殖_鱼繁殖季节_鱼的养殖方法_军鱼怎么养殖_军鱼养殖_如何确定养殖鱼类_"title":"泥鳅自然繁殖和半自然繁殖,养殖成本","markedTitle":"泥鳅自然繁殖和半自然繁殖,养殖成本",:""完全自然繁殖 完全自然繁殖又叫诱集繁殖,是利用泥鳅的自然资源,人工诱集其产卵群体并获得受精卵的方法.采用此法时,首先在产卵季节,利用泥鳅的产卵习性,即喜在岸边的水草丛中产卵,相应地选择环境僻静的水草区,先在浅水处投施2筐草木灰,然后在诱产区施0.6一0",:::"土地资源网",::"出海即死 的银鲳在浙江宁波市规模化人工养殖成功",

香鱼“浙闽1号”
    
一、人工繁殖技术
  
(一)亲本选择与培育
  
1. 亲鱼的来源  
亲鱼应来自全人工养殖的、已经过4次群体选择的性成熟香鱼“浙闽1号”,性状应符合上述相关的品种特性。
  
2. 亲鱼的选择  
选择无病无伤、健康的个体作为亲鱼。雌性腹部膨大、怀卵量高,体重在150克以上;雄性体重在100克以上,轻挤腹部有白色、浓稠精液流出。雌:雄比例为2:1.5。
  
3. 亲鱼培育  
亲鱼培育池的培育密度每平方10~15尾。人工育苗所需的亲鱼的数量按每立方米育苗水体需用雌性亲鱼1尾计,1000立方育苗水体,需用雌性亲鱼1000尾、雄性亲鱼750尾。亲鱼培育期间要加强管理,一般投喂加有海藻粉香鱼配合饲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3%。不间断的投喂VE和胡罗卜素。
亲鱼培养池的水温宜控制在25℃以内。换水量根据池中水质而定,一般为20%~50%。换入的水以井水和溪流水为好,保持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保持水质清新,每天换水2次。每天清洗池底2次。

(二)人工繁殖
  
1. 人工挤卵授精  
在香鱼繁殖盛期(一般为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随着冷空气南下,在温度骤降2℃~3℃的情况下(也可以人工降温)能促进部分性腺成熟度较好的亲鱼自行排卵,但不能产出,排至腹腔内的卵时间久了就会过熟而失去受精能力,因此掌握恰当的人工挤卵时间非常重要。一般每隔2天挑选亲鱼培育池中己自行排卵的亲鱼进行干法人工授精,能获得较高的受精率和孵化率。
能进行人工挤卵的亲鱼必须进行卵球成熟度鉴定。鉴定方法为:轻压鱼腹流卵畅通,卵呈淡橙黄色、晶莹半透明,卵球圆且大小均匀,油球小而多、分布均匀,这样的卵子已基本成熟,可以进行干法人工授精。用干毛巾将雌鱼体表水份擦干,人工挤压卵子入白瓷盆内,随后将雄鱼精液(雌雄比为2:1.5)挤入,用羽毛轻轻搅拌1~2分钟,使精卵充分混合,然后将受精卵均匀地附着于洁净棕片或专用附卵器上,附卵密度10~15粒/平方厘米。人工授精时避免太阳直射。
  
2. 人工孵化  
人工挤卵授精前必须对孵化设施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试用,若有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修复。特别是进出水系统、水流情况、进水水源情况、进水过滤网片是否完好、所需工具是否齐备等。并将相关工具和设施清洗干净或消毒后备用。
将数百对亲鱼人工授精的受精卵附于棕片上,然后用小竹杆将数百张附卵棕片串在一起浮于孵化池(或网箱)中,或者将附卵棕片吊于缚在孵化池(或网箱)壁上的绳子上,进行充分孵化,适当换水或进行流水孵化(图5)。每隔3天用(0.05~0.1)×10-6硫酸铜药浴或高盐水浸泡附卵棕片2小时,以防水霉菌危害鱼卵或初孵仔鱼。
待受精卵发眼后,出膜前一天逐渐咸化,至鱼苗出膜后3天转化为全海水,每天海水盐度的提升幅度为6~8。孵化期间的环境条件控制:水温15℃~22℃,pH7.0~8.2,盐度0~9,溶解氧>5毫克/升。


香鱼“浙闽1号”育苗(上:人工挤卵授精;下:布卵棕片)
  
(三)苗种培育
  
1. 育苗池和器具消毒  
育苗池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消毒,可先用(100~200)×10-6漂白粉消毒一天,然后用(50~100)×10-6高锰酸钾消毒半小时。消毒后要将池冲洗干净。育苗工具也同样要进行消毒。
  
2. 培养密度与充气量调整  
仔鱼的布苗密度2万~10万尾/米3左右;仔鱼长至1.5~3.0厘米时,有条件的可分养,密度为0.5万~1万尾/米3左右;全长3厘米以上,控制密度在0.2万~0.5万尾/米3。鱼体培养初期,水面呈微波状,随着鱼苗的生长发育,及时调整充气量,近似沸腾状。
  
3. 环境因子控制  
经沉淀、沙滤的育苗用无污染的自然海水,盐度10~30。培育水温控制在15℃~25℃之间,以18℃~20℃为最适宜。由于香鱼比其它鱼类对光更敏感,初期仔鱼光照控制在2000~3000 lux为宜,避免直射光。孵化后50~120天的仔鱼,对光最为敏感。当孵化后4个月以上稚鱼体重1克以上在直射光下能正常生长发育。
  
4. 培养管理
(1)吸污与换水:鱼苗开口后10天开始吸污,每2~3天吸污一次,30天以后每天吸污一次。育苗前期以添加水为主,鱼苗出膜后第10天左右开始换水,每天1~2次,每次1/6~1/3。换水时间为7:00、18:00。
(2)饲料投喂  在孵化后开始到80天内投喂轮虫,投喂量按每天400~500个/尾的数量,日投2~3次。一般换水后投喂,可减少轮虫的损失。轮虫投喂前要用三角褐指藻等进行12小时的强化培育。轮虫不足时可用蛋黄补充。开口后15~20天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每天投喂3 次,维持水体无节幼体3~4只/500毫升。投喂前需用海洋鱼油营养强化24小时。有条件的单位,当卤虫无节幼体投喂一星期后,可逐渐加投小型的活桡足类,渐渐全部投喂活的桡足类。每天1~2次,维持水中有活桡足类。如采用冰鲜桡足类(冰冻不宜)投喂,每隔1~3小时投喂一次,每次用量为2~10克/米2。全池散投,当鱼苗全长达到2.5厘米以上时逐渐驯化至一边定点投喂。孵化后7~14天左右开始投喂微粒饲料。与仔稚鱼口径大小相对应的微粒饲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6%,每日投喂2~4次。有条件投喂活桡足类的单位,仅在淡化出苗前1~2周驯化至全部摄食颗粒饲料。
(3)病害防治:鱼苗出膜前1天用大蒜素泼洒1次,待鱼苗出膜后继续大蒜素泼洒防病,用量参照说明书。
(4)鱼苗分池:当鱼苗培育至全长1.5~2厘米时进行分池,制种用的鱼苗采用在不同人工授精批次、但同天育苗的不同育苗池中进行选择,选出来的鱼苗混合后继续培育。
  
5. 鱼苗的淡化、出池和运输
(1)淡水驯化:稚鱼平均长到0.5克以上时即开始驯化,最初的1星期逐渐将比重降到1.010,接着一星期内慢慢淡化到1.002。
(2)出池:当体长达4.5~6厘米以上即可出池。出池前一周,要对鱼苗进行拉网锻炼。出池前12小时停饵。
(3)运输:一般用充纯氧活水车或活水桶运输。短距离运输时,体重1200尾/千克左右的鱼苗每立方米水可运输50~100千克;长距离运输时装苗量酌情减少。其具体方法是:预先把活水车(桶)中的水用碎冰降温至10℃~12℃,放进鱼苗后充入纯氧气,使水面呈微气泡状。经过12小时左右的长途运输,成活率可达95%以上。在运输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充气量大小,充气量太大容易使鱼苗氧气中毒,得气泡病死亡;充气量太小,则易使鱼苗因缺氧窒息而死。
香鱼苗运输也可采用尼龙袋充氧降温运输法。包装一般也用50厘米×70厘米双层尼龙袋,内装8~10℃水5千克左右,全长5厘米左右鱼苗每袋装苗300~800尾;然后排除袋内空气,充入氧气,用橡皮筋扎紧袋口,装入纸箱内,由于运输时正值2、3月份,气温不高,因此箱中一般不加冰即可维持在8℃左右的水温。这样包装运输8小时左右,成活率可达70%。

二、健康养殖技术
  
(一)主要养殖方式和配套技术
  
香鱼“浙闽1号”从苗种养殖至商品鱼规格的模式,根据适养条件有二种:(1)有合适养殖水源(地下水或溪流水)的地区采用工厂化养殖;(2)水质、水温适宜的水库、江河中采用网箱养殖。目前国内以水泥池工厂化养殖为主。
  
1. 苗种放养  
一般春季放养,水温14℃以上。鱼种要求全长4.5厘米以上,健康活泼、品质优良,无病、无伤、无寄生虫感染、无畸形。鱼种开始放养时密度可以高些, 200~300尾/米3,随着香鱼的生长,逐渐分养,后期的密度为50~150尾/米3,可要根据换水量、增氧设备等具体确定。
  
2. 饲料与投喂  
投喂的饲料为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按鱼体规格投喂不同规格的颗粒饲料。放苗后即行驯化投喂,每天5~6次,开始全池撒饵,但量不必多,鱼能吃到即可;而后逐渐减少投饵区,将香鱼引诱到进水口附近摄食;经数日驯化成功后,将饵料场固定在进水口附近。鱼体重超过5克后,改为早晚各投1次。投喂方法为慢慢地撒投,边投边吃,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10%。日投饲量控制应做到2个七分,即70%鱼吃饱、吃饱的鱼标准七分饱,以便降低饲料系数,降低饲料成本。
  
3. 日常管理  
养殖期间每天换水1~2次,每次换30%~50%,具体视水质而定。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流水养殖,此种养殖模式下可适当提高养殖密度。一般在换水时进行清污。养殖期间要保证溶氧量充足,每天增氧1~2次。一般每天早晨增氧1次,增氧时间为2小时;下午视天气而定。天气闷热时,要连续增氧。此外每天要观察鱼的生长、摄食情况,有无浮头、死鱼等现象;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之;做好日常管理记录。一般每月测量生长1次,每次测量30~50尾,掌握鱼的生长情况。
  
4. 延缓产卵  
因香鱼到了秋季繁殖季节后性腺发育、出现婚姻色,商品价值会降低,并且繁殖后死亡,为提高商品价值、延长销售时间,可采用增加光照时间的方法延缓成熟和产卵。一般可在300平方米香鱼养殖池上方架200瓦节能灯或高压水银灯4盏,使池水表面的照度达到125~340 lux,从8月份开始至11月中旬,每天的光照时间(包括日照)可根据计划销售时间控制在18~24小时。
  
5. 商品鱼捕捞  
经过5~7月的饲养,部分香鱼达到商品鱼销售规格(50克以上)后就可陆续的捕捞活鱼上市。用一定网目的捞海捕获、捕大留小,后用活鱼车装输。冰冻加工出口的香鱼,因量大并要求达到一定规格,一般当鱼体重达到80~120克时全池起捕。可在出售前1个月向饲料中添加海藻粉,既能促进香鱼生长发育又可保持香鱼有独特的清香味,并使肉质细嫩。放水起捕后,按大小分档,进行冰冻或用其他方法加工。

图6  起捕出售的香鱼“浙闽1号”
 
(二)病害防治
  
香鱼的病害防治始终要坚持以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
  
1. 香鱼病害的预防
(1)鱼池与工具要彻底消毒:放养前要做好养殖池和各种工具的清洗和消毒工作,一般采用生石灰(浓度200×10-6 )或漂白粉(浓度(30~40)×10-6 )浸泡和泼洒,以消灭各种病原体。
(2)购买的种苗要消毒下池:购买的香鱼“浙闽1号”苗种要消毒后下池。一般用浓度为(8~10)×10-6  的青霉素、链霉素或用盐度5~8的水浸泡15~20分钟,也可用10×10-6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10 分钟。
(3)养殖密度要合理:合理控制密度、及时分养、规格一致是预防香鱼病害发生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密度过大,香鱼容易缺氧浮头、发病传染;但密度过低则造成养殖资源浪费。因此应根据水源、水质和不同的养殖模式、管理水平和经验来确定不同规格的放养密度。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平,在流水增氧条件下,刚放养时(1~2.5克/尾)的密度为360~380尾/米2;20天后达到约15克/尾时密度调为200~240尾/米2;继续养殖20天后约达25克/尾时密度调整为150~180尾/米2;两个月后一般达40克/尾以上时将密度调至为80~120尾/米2。以此为依据,到一定规格就要及时进行分养。在每次分养时,按不同规格的鱼分养到不同密度的池子,个体大的密度低一些、个体小的密度高一些,并且同一池的鱼大小规格要一致。
(4)控制好水质:受污染水绝对不能入池。在香鱼养殖过程中要自始至终控制好水质。香鱼正常生长的理化环境为:p H7.6左右,溶解氧>4毫克/升,氨氮<2×10-6,亚硝酸盐<0.3 ×10-6,水温15℃~25℃。一般通过换水和增氧来改善和保持水质良好,因此平时要根据水质情况及时用地下深井水更换池水、开动增氧机增氧。
(5)饲料要优质:投喂优质饲料是提高香鱼的抗病能力、生长速度的关键。目前香鱼投喂的饲料是香鱼专用颗粒型配合饲料,一般来说营养比较全面。投喂的原则要做到四定(定质、定量、定时、定位),投喂量确定要三看(鱼的活动摄食、天气、水质),水温超过28℃时应减少投饲量。
(6)要及时清除病原:每个月交替使用大蒜素(5千克/吨饲料)、中草药好肝胆(3千克/吨饲料)拌入饲料投喂,每次连续3天;每个月交替使用聚维酮碘((0.2~0.5)×10-6)、生石灰((1.5~3)×10-6)进行全池泼洒,每次连续3天。以上技术措施对于控制和消灭病原体有较好效果。
(7)操作要防损伤:香鱼性情急燥,活动力甚强,当进行捕捉、清池筛选、网箱内分级操作、搬运等作业时,鱼体易受伤,水体中业已存在的病菌或寄生虫就会获得侵袭鱼体的机会,使鱼得病或死亡。因此,在清池放鱼时应先驯化,然后带水操作把受伤香鱼集中到盐度5~8的盐水中消毒,或用(0.1~0.3)×10-6的10%聚维酮碘溶液进行常规消毒,使之愈合伤口,恢复体力,防止鱼体受伤而感染疾病。
  
2. 鱼病治疗  
香鱼“浙闽1号” 迄今尚未见特有的鱼病发生,可根据一般鱼病治疗方法进行。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苗种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