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螃蟹养殖 >

七月份河蟹养殖六大关键技术要点

2013-01-29 浏览:

  七月份,时值高温,外界气候及养殖环境变化较大,若不注意管理中对水质、饲料、病害、逃逸、敌害等不良因素控制,就直接影响到年终产量和收益,因此管理上要因地制宜,不断改进和提高管理水平。现对七月份河蟹养殖管理提出如下意见,供养殖户参考:

  1、加强巡塘

  加强日常管理坚持1天至少3次巡塘,观察河蟹的蜕壳、摄食、活动情况,观察水质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2、加强水质调控

  七月份应将蟹池内有草处水位控制在上旬30厘米,下旬50厘米以内,以有利于节节草、扁担草、伊乐藻正常生长。池塘周边深槽水位控制在1.0-1.2米。炎热夏天,水温较高,水质容易变浓,有毒有害物质增加。有条件的池塘每隔5天左右可加注新鲜水一次,针对性的用好微生物制剂、底质改良剂、EM菌、光合细菌、生石灰等充分降解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将池塘透明度控制在40厘米左右,pH值控制在7.5~8.5之间,氨氮控制在0.1mg/L以内,亚硝酸盐、硫化氢控制在0.06mg/L以内,促进菌相、藻相的平衡。

  3、加强水草管理

  随着水温的升高,蟹池内伊乐藻容易出现“疯长”现象,从而影响河蟹活动,并且容易造成蟹池缺氧和大面积败草破坏水质。需人工清除部分伊乐藻。可在蟹池内间隔6~8米,整行拔去生长过密的伊乐藻,在池底留3~4米的通风沟,将伊乐藻覆盖面控制在40~50%,为河蟹的自由活动留有一定空间。同时对长出水面的伊乐藻用刀具及时做割梢处理,使草头没入水面30cm以下,防止遇到大的风浪,增加浮力,脱根死亡。同时,可以使用护草壮根颗粒全池泼洒1-2次,促进水草根部生长、茎株矮化、叶片粗壮,防止茎叶腐烂,破坏水质。对于早期水草破坏严重的蟹池,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需适当移载水葫芦、水花生、雍菜等。

  4、加强投喂 

  七月份河蟹饵料开始以植物性为主,动物性为辅,不但要合理的投饵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投饵原则,还要根据蟹的生长情况、残饵量、水环境、温度及气候的变化而改变,保证饵料的利用率,池中还须适量施肥,以繁殖天然饵料。如果河蟹池中青虾的密度大,还要增加人工饲料的投喂,人工饲料要选择营养全面、不变质、水中稳定性好的适口饲料。同时根据蟹池内螺蛳实际数量和池水透明度,在7—8月进行一次补放,以确保河蟹活体饵料充足。

  5、加强防治病害

  七月份应控制用药次数,尤其是刺激性强的消毒药(如强氯精等),重点通过微生物制剂及底质改良剂将池塘水质调控到最佳状态,使蟹池内有害细菌降低到最少,并辅以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等温和性杀菌药进行细菌性疾病的预防。针对寄生虫病,可使用0.8ppm60%硫酸锌进行杀灭。同时,还需定期内服维生素C、维生素E、大蒜素等,一般5~7天为一个过程,以增强河蟹体质,提高其免疫抗病能力。

  6、加强防逃逸、防敌害

  七月份是台风雷阵雨的突发多发季节,防止河蟹的逃跑,应落实到平时日常管理之中,勤检查防逃设施,勤检查进排水口,勤堵实池埂漏洞,是防止河蟹逃逸的最有效方法。

  敌害侵袭河蟹的主要是在脱壳时造成伤亡,常见的有龙虾、水老鼠、水蛇、蛙类等,一经发现要及时清除,确保河蟹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