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螃蟹养殖 >

华支睾吸虫病怎么治愈_华支睾吸虫病临床表现_华支睾吸虫病并发症

2019-09-03 浏览:
华支睾吸虫病怎么治愈_华支睾吸虫病临床表现_华支睾吸虫病并发症_华支睾吸虫病因_华支睾吸虫又叫_华支睾吸虫_华支睾吸虫主要引起_华支睾吸虫如何治疗_肝吸虫病虫体长_华支睾吸虫危害_"title":"胆道华支睾吸虫病会引发什么疾病","markedTitle":"胆道华支睾吸虫病会引发什么疾病",:""二,在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胆道华支睾吸虫病会引发什么疾病这一个问题的相关知识之后,我们也要去思考一下这一种疾病的来源,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胆道所引起的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也称为肝吸虫病. 步骤/方法: 首先,对于胆道华",:::"快速问医生",::"华支睾吸虫 肝吸虫病 感染,将是5月份虾蟹大量偷死的隐形杀手",

前言:

每年一季大闸蟹养殖,让大家最担心的是苗种一壳后的成活率,然后温度升高,塘口环境无异化,甚至是水清草好,但是,很多塘口会出现损蟹,死虾现象。为此,有人会把每年的:5月。称为养蟹虾行业开启的黑色5月。谈5色变。

目前,针对于5月开启的莫名损蟹,死虾现象,很多行业人士,厂家几乎众口一词:病毒感染,弧菌感染。于是,很多厂家,推出很多高大上的产品:噬弧王,冻干粉,弧菌清等等,成份都是高大上,神秘不能示人,笔者这几年通过市场了解,这些所谓弧菌神药,实际上是含苯扎溴胺成份的普通消毒剂而已。至于冻干粉目前还没有权威机关定义,只是商家自嗨而已。

如果真的是弧菌感染的损蟹,死虾,既然以主要成份苯扎溴胺成份的消毒剂是有效的,那么其它如:戊二醛,碘剂,含氯消毒剂,石灰及罗素类消毒剂应该对弧菌也是有效的。理论上如此,但是为什么每年五月很多养殖区却无药可止呢?

问题是,我们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太信任你身边无孔不入的渔药店,厂家技术人员的所谓专业了,这些年几乎他们推介什么,我们只能用什么,他们宣传什么,我们就信什么。

不信怎么办?我们自己也没得多少有效的选择。实际上,随着网络技术的完善,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接触科学的养殖知识来提高我们的养殖管理水平,解决养殖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今天,我们回到正题:5月开始的损蟹,死虾现象,除了病毒感染,会有其它原凶吗?

现在我们告诉大家:肝吸虫,学名华枝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Cobbold, 1875) Looss, 1907,简称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liver fluke),华肝蛭。将是目前对虾蟹类养殖生物的又一杀手。

肝吸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的肝胆管内,可引起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又称肝吸虫病。本虫于1874年首次在加尔各答一华侨的胆管内发现,1908年才在我国证实该病存在。1975年,在我国湖北江陵西汉古尸粪便中发现本虫虫卵,继之又在该县战国楚墓古尸见该虫卵,从而证明华支睾吸虫病在我国至少已有2300年以上历史。从上可以看出,湖南,湖北水网区,及产螺区,肝吸虫是一直存在的。


一、病害源的要素。

中文学名
华支睾吸虫
拉丁学名
Clonorchis sinensis
别称
肝吸虫

动物界

扁形动物门

吸虫纲
分布区域
亚洲,我国华中,华东地区几乎全部存在



肝吸虫照片


二、虫源形态特征

1、成虫
体形狭长,背腹扁平,前端稍窄,后端钝圆,状似葵花子,体表无棘。虫体大小一般为10~25×3~5mm。

(肝吸虫)华支睾吸虫形态

口吸盘略大于腹吸盘,前者位于体前端,后者位于虫体前1/5处。
消化道简单,口位于口吸盘的中央,咽呈球形,食道短,其后为肠支。
肠支分为两支,沿虫体两侧直达后端,不汇合,末端为盲端。

排泄囊为一略带弯曲的长袋,前端到达受精囊水平处,并向前端发出左右两支集合管,排泄孔开口于虫体末端。雄性生殖器官有睾丸1对,前后排列于虫体后部1/3,呈分支状。两睾丸各发出1条输出管,向前约在虫体中部汇合成输精管,通储精囊,经射精管入位于腹吸盘前缘的生殖腔,缺阴茎袋、阴茎和前列腺。

雌性生殖器官有卵巢1个,浅分叶状,位于睾丸之前,输卵管发自卵巢,其远端为卵模,卵模周围为梅氏腺。卵模之前为子宫,盘绕向前开口于生殖腔。受精囊在睾丸与卵巢之间,呈椭圆形,与输卵管相通。劳氏管位于受精囊旁,也与输卵管相通,为短管,开口于虫体背面。卵黄腺呈滤泡状,分布于虫体的两侧, 两条卵黄腺管汇合后,与输卵管相通。

2、肝吸虫的虫卵
虫卵形似芝麻,淡黄褐色,一端较窄且有盖,卵盖周围的卵壳增厚形成肩峰,另一端有小瘤。卵甚小,大小为27~35μm×12~20μm。从粪便中排出时,卵内已含有毛蚴。


三、肝吸虫生活环境

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胆管内。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混于粪便排出,在水中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后,在螺体消化道孵出毛蚴,穿过肠壁在螺体内发育,经历了胞蚴、雷蚴和尾蚴3个阶段。成熟的尾蚴从螺体逸出,遇到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类,小龙虾,河蟹则侵入鱼体内,虾蟹肌肉等组织内发育为囊蚴。人类及哺乳类动物为终宿主,因食入含有囊蚴的鱼,虾蟹而被感染。囊蚴在人体内十二指肠内脱囊。一般认为脱囊后的后尾蚴沿肝汁流动的逆方向移行,经胆总管至肝胆管,也可经血管或穿过肠壁经腹腔进入肝胆管内,通常在感染后1个月左右,发育为成虫。成虫在人体的寿命尚缺准确数据,一般认为有的可长达20~30年。
 
华支睾吸虫生活史为典型的复殖吸虫生活史,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及后尾蚴等阶段。终宿主为人及肉食哺乳动物,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如豆螺、沼螺、涵螺等,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虾,蟹。成虫寄生于人和肉食类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虫多时可移居至大的胆管、胆总管或胆囊内,也偶见于胰腺管内。

成虫产出虫卵,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出,进入水中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后,在螺类的消化道内孵出毛蚴,毛蚴穿过肠壁在螺体内发育成为胞蚴,再经胚细胞分裂,形成许多雷蚴和尾蚴,成熟的尾蚴从螺体逸出。尾蚴在水中遇到适宜的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蟹类,则侵入其肌肉等组织,经20~35天,发育成为囊蚴。囊蚴呈椭球形,大小平均为0.138×0.15mm,囊壁分两层。

囊内幼虫运动活跃,可见口、腹吸盘,排泄囊内含黑色颗粒。囊蚴在鱼,虾蟹体内可存活3个月到1年。囊蚴被终宿主(人、猫、狗等)吞食后,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囊壁被软化,囊内幼虫的酶系统被激活,幼虫活动加剧,在十二指肠内破囊而出。一般认为,脱囊后的幼虫循胆汁逆流而行,少部分幼虫在几小时内即可到达肝内胆管。但也有动物实验表明,幼虫可经血管或穿过肠壁到达肝胆管内。

囊蚴进入终宿主体内至发育为成虫并在粪中检到虫卵所需时间随宿主种类而异,人约1个月,犬、猫约需20~30天,鼠平均21天。人体感染后成虫数量差别较大,曾有多达21,000条成虫的报道。成虫寿命约为20~30年。


四、中间宿主亚种分类。

作为华支睾吸虫第一中间宿主的淡水螺可归为4科6属8个种,最常见的有:纹沼螺、赤豆螺(傅氏豆螺)、长角涵螺。这些螺均为坑塘、沟渠中小型螺类,适应能力强。螺不能在水内生活,尾蚴不能逸出,而进一步发育为囊蚴。

华支睾吸虫对第二中间宿主的选择性不强,国内已证实的淡水鱼宿主有12科39属68种及小龙虾,河蟹,溪蟹,青虾,沼虾等水生动物。但从流行病学角度看,养殖的淡水鲤科鱼类,如草鱼(白鲩,鲩鱼)、青鱼(黑鲩)、鲢鱼、鳙鱼(大头鱼)、鲮鱼、鲤鱼、鳊鱼和鲫鱼等特别重要。野生小型鱼类如麦穗鱼、克氏鲦鱼感染率很高。


五、目前,华支睾吸虫病目前对水生养殖动物的危害成高发态势。

其危害性主要是针对于被感染生物的肝脏受损及甲壳内肌肉的水溶性萎缩症。病变主要发生于肝脏的次级胆管。成虫在一般情况下清明后,经水体中螺内散播出毛蚴后,开始对鱼虾蟹进行感染,小龙虾,及河蟹在感染了肝吸虫毛蚴后大约经过28天左右的潜伏期,将会在二壳期左右,集中出现病理症状。

其中,河蟹发病期略早于小龙虾,开始出现空壳,肌肉水溶症,肝胰脏充水,行动迟缓,翻身不力,困难现象。缓慢消瘦后出现连续偷死性损蟹。

小龙虾发病略迟于河蟹,约在5月中旬开始,以两龄成虾感染最为严重,死亡率非常大,而且会交叉感染,可以做到灭绝性暴塘。

大闸蟹,小龙虾感染二期毛蚴严重时,其肌肉内会形成溶液区,使附足内产生大量病灶及积液。在肝胰等脏器门脉区周围可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的萎缩变性,甚至形成溶解性肝异化。形成阻塞性肝黄疸。大量壳内积水,俗称“水瘪子”。自5月份开始,出现小龙虾出水死,笼内死现象,大闸蟹上水线偷死,每天早晨浮蟹现象不绝。

©饶小坤 拍摄

六、关于水产养殖中肝吸虫害的防治办法:

大闸蟹及小龙虾发病分析及防控建议:
在5,6月份肝吸虫毛蚴自螺蛳内大量扩散前,4月份全塘使用2一3次药物进行相关处理,具体建议如下:
①吡喹酮类药物:常用剂量为每次150mg,每日拌料投喂,对水体使用苯扎溴胺,或胍内脂类药物消毒。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
②在发病期,使用阿苯达唑类内服驱虫药拌料:使用这类高效广谱驱虫药,剂量为每次30~25mgg/拌料100公斤左右,连续投喂10日左右。并对发病塘口每5一7日使用消杀类印楝碱药品进行控治中间宿主螺内毛蚴的滋生与繁殖。

【结束语】
通过以上针对性预防和给药,我们相信形成5,6月份对蟹虾暴死的现象将有效被控制,希望本文对广大养殖户朋友有所帮助!


作者:老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