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甲鱼养殖 >

稻、萍、螺、鱼、鳖组合的理论基础

2012-10-30 浏览:

稻田由单一的种殖功能发展成为稻、萍、螺、鱼、鳖共生互利,其理论基础如下:

(1)稻田这一综合养鳖系统,具备了高效经济地利用水、土、光、热、气等自然资源的能力:从空间位置看,鱼、鳖、螺生活在水中,它不仅不与稻、萍争肥、争空间,而且还能利用它们不能利用的废物,并除害兴利。萍生活在水面,向水平方向发展。稻为高杆植物,向垂直空间方向发展。从物质的利用看,综合种养殖系统做到了见缝插针,一水多用,种养结合,光热均用,氧碳丰富,以废补缺,动植物互处。这种高效率利用水、土、光、热、气等自然资源的生产模式,有利于人们生活的需要。

(2)稻田中各类生物共生互利,大大加速了物质与能量的转化与循环:稻田单一种稻,首先是光、热的严重浪费,稻田里的浮游生物大多随水流失;第二是底栖生物、细菌等没有得到合理利用,杂草还与水稻争肥、争空间,影响水稻生产;第三,大量施用化肥,土壤结构遭到严重破坏;第四,水稻病虫害严重,农药施用量越来越大,造成水域环境污染。因此,稻田单一种稻,容易造成稻田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稻田中引入萍、螺、鱼、鳖后,打破了旧式种稻的僵局,改变了稻田生态环境,提高了物质的利用率,加速了能量的转换和物质循环,使传统农业走上了现代生态农业的康庄大道。

(3)稻田综合种养殖系统能够为人类提供量多、质优的高蛋白食品:稻田中引入的螺、鱼、鳖等水生动物,它们不仅产量高,市场价格高,经济效益好,而且是人们理想的上等食品,螺、泥鳅、罗非鱼、鳖的蛋白质含量都很高,同时这类蛋白质还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鳖还是一种滋补食品,能强身健体,防治多种疾病。另外该系统形成了稻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生态效益与环境非常显著。因此,进行稻田综合种养殖开发利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