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虾类养殖 >

南美白对虾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0000-00-00 浏览:

 

 

 

嘉兴市于2000年开始开展南美白对虾养殖,目前全市养殖面积已突破三万亩,但近年来由于受病害影响,尤其是TSV桃拉病、白斑病大量暴发,造成较大损失,2004、2005年我市因病毒性疫病造成的损失分别为4000、1000多万元。为此,我们和养殖户一起开展了针对桃拉、白斑病毒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试验,经过二年的试验,初步总结出一套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一、选择健康抗病毒苗种

南美白对虾养殖关键在于选用优质苗种,目前我国通过多年病毒筛选,已培育出抗桃拉病毒(TSV)、白斑病毒(WSBV)的SPR苗种,SPR苗种不仅抗病能力强,而且生长速度快。2005年在海盐县秦山镇落塘村南美白对虾养殖户姜卫平采用SPR苗种进行养殖试验,5月29日、6月3日分二批放养SPR苗种,亩放6.52万尾,合计面积23亩,经过三个月的精心管理于9月底起捕,平均亩产量597.8kg,亩收益达到6900元,整个养殖季节没有出现桃拉、白斑等症状,表现出良好的抗病毒能力和生长习性。因此今后南美白对虾养殖应首选SPR苗种,但由于此类苗种培育不久,产量较少,无法满足广大养殖户的需求,可选用经检测不带桃拉、白斑病毒的健康苗种(即SPF苗种)。

二、根据池塘条件,确定合理的放养容量

目前随着南美白对虾苗种价格大幅下降,养殖户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往往大幅增加放养容量,结果超过养殖环境所能承受的界限,导致水质变坏,病毒、病菌大量滋生,最终暴发疫病。为此我们进行了养殖容量的专项试验,2004、2005年我们在乎湖市钟埭镇红建村开展放养容量试验,放苗量分3、5、7、9万尾共四个梯度进行,经过二年的试验;以5万~7万放苗量的成活率、亩均效益、投入产出比最好(详见表)。

在亩放9万尾苗的试验塘中,虾生长速度明显低于放苗量3、5、7万尾试验塘的虾,起捕时规格为110只/kg以上,因此售价较低,且由于密度高需经常换水、消毒,增加了生产成本,效益相应较差;而亩放3万尾苗的试验塘虽然虾的生长速度较快,但没有有效利用池塘容量增加产能,而塘租、人工等成本与亩放5万尾、7万尾苗的池塘基本一致,亩均效益较低,因此从成活率、亩均效益、投入产出比综合考虑,我们认为南美白对虾的放养量以亩放5万尾~7万尾范围为好,如果池塘条件较好、增氧设施配置较高,可接近上限,反之则应取下限。

三、科学投饵,兼顾生长和环境维护桃拉、白斑病发病主要集中在6cm以上的虾,这时往往是南美白对虾生长最快、摄食最旺盛的阶段。养殖户往往大量投饵,池塘中存在大量残饵,此时水温较高(通常在25℃以上),容易腐败变质,造成水质变坏,产生应激反应,导致虾体免疫能力下降,引起病毒大量繁殖,从而暴发疫病。另据调查,发病的虾中通常规格大、肠道肥满度高。因此如何科学投饵,兼顾生长和环境十分关键,以下是所采取的几点措施:

1、饲料选择。饵料品种根据虾的不同生长阶段而不同,前期以培育的基础饵料生物为主,放苗半月后投喂优质配合饲料。南美白对虾不同的生长阶段,对食物要求略有差异,幼虾期(5cm以内)对蛋白质要求量较高,粗蛋白含量应达40%以上,中成虾期(5cm~13cm)可相应减少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含量可在30%~32%。

2、日投饲量。根据其生长状况、规格、天气、食台残饵量、水质、底质等因素灵活掌握。养殖前期(虾体长3cm前),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5%~6%,中期(虾体长3cm~8cm)为3%~4%,后期(虾体长8cm以上)为2%~3%。

3、投饲方法。沿池边均匀泼洒投喂,遵循“少量多次,日少夜多,均匀投洒,颗粒饲料与鲜活饲料合理搭配”。的原则。

4、投喂次数。养殖前期每天早晚2次;中期3次,投喂时间为7:00、19:00、23:00;后期4次,投喂时间为7:00、12:00、19:00、24:00,晚间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2/3左右。

四、应用生物制剂调控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