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虾类养殖 >

南美白对虾半精养生产技术——第四部分养成期虾病及其防治(4)

0000-00-00 浏览:

 

 4.1.3对虾真菌性疾病

  养殖对虾的真菌病可以区分为全身非炎性反应和局部炎性反应两类。前者经常出现在育苗期的各阶段对虾幼虫中,后者则多见于养成期的幼虾和成体中。

  引起这些疾病的真菌已知的都是藻状菌纲和不完全真菌纲的种类。前者以链壶菌属(Lagenidium)、离壶菌属(Sirolpidium)和海壶菌属(Haliphoros)的出现率最高,主要感染对象是对虾幼虫(仔虾期前各阶段),后者确知的仅镰刀菌(Fungus)一属,主要在成体期出现。对虾育苗期个体一旦感染上链壶菌等真菌,由于明显缺乏对藻状菌的炎性反应而使真菌在被感染者的身体内无阻地生长。有时候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布满对虾身体内部,引起大批死亡。

  链壶菌等感染寄主是凭借它们的繁殖体(游动抱子)来完成的。当游动抱子接触虾卵或者各期幼虫的外膜后便附着并形成包囊,后者再以前发管穿透虾体表面,随着萌发管对外膜的穿透,菌丝由突破点向内迅速生长,取代了寄主的大部分肌肉及其它软组织。被感染的个体不能运动。如果充气或池水循环停止,就会沉底。当菌丝体将寄主营养耗尽时,抱子发生就随着开始,并在寄主体内形成抱子囊和释放管,最后将流动抱子释放入水,重新寻找新的寄主。

 

  链壶菌感染在中国对虾育苗生产中的威胁较大,经常因突然性的爆发而酿成全池性的幼虫覆灭。用0.006ppm浓度的孔雀石绿处理海水或者用0.01PPm浓度的Treflan“(又叫氟乐灵)进行药浴,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流行。上述两种药物能杀死游动抱子,但对体内寄生的菌丝体无效。

  成体期常见的对虾真菌病如下:

  (1)镰刀菌病(FugnusFusariumdisease):由镰刀菌(不完全真菌纲用l起的成虾疾病\国外报道的很多。国内最近也已经发现此病。感染严重时能引起鳃体黑北,因此有人称它叫“黑鳃病”。其实使对虾鳃体变黑的原因很多。例如鳃叶粘着脏物,鳃丝受重金属离子(镐、铜)、化学药物(高锰酸钾和亚硝酸盐)污染,对虾长期缺少维生素C以及细菌(弧菌和丝状细菌)感染和单胞藻积聚等都可以产生上述现象。

  镰刀菌(Fusariumsp.)广泛存在于土壤和碎屑中,有人认为与大豆、马铃薯。地瓜等植物体上发现的属于同一种(即F.solani)。对虾镰刀菌主要寄生在鳃组织内,但是也可以寄生在身体的其它部位(例如体壁和肢体基部)。取急处组织镜检,有时可同时发现菌丝体和分生抱子体。菌丝体呈细长的树枝状分叉,不具横隔,直径2.24~6.7m;分生抱子体又称繁殖体,有大小之分。大炮子体呈镰刀状(或者新月状),抱内具1~7个横隔,长度为40um左右。小抱子体外形多样,常见者为短棍状、肾形或者椭圆形,长13左右。环境不良时上述分生抱子还可以厚膜抱子的形式出现,后者多由2-4个结联在一起,单个的直径约6~9um。

  已经感染此病的对虾,体色通常转暗,活动能力变弱,多静伏于池底。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时鳃丝内充满菌丝体和分生抱子。后者有时候外逸在鳃丝的顶端呈花簇状排列。严重感染的鳃丝萎缩。病虾因呼吸受阻而死亡,死亡率可高达96%。据国外资料报道,不同养殖虾种对镰刀菌感染的敏感性不同,其中以日本对虾(P.japonicus)和加里福尼亚对虾(P.californiensis)最为敏感。其它虾种,如蓝对虾(P.stylirostris)和南美白对虾(P.vannamei)较低,而斑节对虾(P.monodon)则对其表现出很高的抵抗法。

  目前治疗对虾镰刀菌疾病都用二氯异氰尿酸钠(Sodumdichlorisocyanurte6)浓度为2ppm时,可以在1小时内将其分生抱子全部杀死。此外国外报道用洁藻灵(一种含铜除藻剂)2ppm药浴治疗北病,2~3日后再追补1~2ppm,(以后每隔半月再用同浓度治疗一次),可以起到防治该病的作用。另一种方法是调整对虾密度,例如用低密度的办法饲育敏感性高的虾种和高密度养殖抗菌力强的种类,也可以减弱此病的发生。

  (2)对虾“白黑斑症”(white-darkspotDisease):此病在养殖海区屡见报道。死亡率很高。但引起此病的原因尚未最后确证,有人认为是真菌感染,但也有人认为是细菌感染。但据作者等观察,环境压力过大(拥挤、水质恶劣)和营养缺乏等,可能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初期罹患此症的对虾,其外观症状为头胸甲和瞑甲内侧的软组织出现形状和大小不同的独白斑块(色泽像拉毛玻璃,透过腹甲可见)。白斑区的甲壳表面光滑,解剖时可发现壳下有一层沙白色片状物体(与甲壳不易分离)以后转变为黑色,患处组织常无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