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水产资讯 >

各种鱼的最低溶氧_溶氧过多对鱼的影响_养殖溶氧标准

2019-08-18 浏览:
各种鱼的最低溶氧_溶氧过多对鱼的影响_养殖溶氧标准_养殖 水溶氧_养殖溶解氧_养殖溶氧仪_耐氧鱼类_鱼类耐氧排名_低耗氧鱼类_淡水鱼溶氧量排行_"title":"观赏鱼养殖怎么管理 观赏鱼养殖的日常管理要点","markedTitle":"观赏鱼养殖怎么管理 观赏鱼养殖的日常管理要点",:""四、挑鱼 购买鱼时,不能挑那种品质十分特殊,对环境要求十分严格的鱼,如红绿灯、神仙鱼等等,它们对新的环境、水质可能因不适应而死亡.以鹦鹉鱼为例,同一群鱼中,选择个体较大的鱼.鱼体的体质强壮与否,我们都可以通过肉眼可以看出来,肥大雍肿者应抛弃,有病、残、",:::"第一农经",::"金鲳鱼网箱养殖技术",

在集约养殖条件下,养殖鱼类比处于自然条件下的鱼类承受更大环境压力。养殖环境使在养鱼类时时处于环境胁迫之中。不良的水环境将会给在养鱼类造成严重后果。主要表现为生长受到一定的抑制,易发病,当环境胁迫情况严重时,甚至于直接造成养殖鱼类的大量的死亡。

鱼类只能利用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简称溶氧,DO)进行呼吸。氧气供给的情况,是鱼类能否得以生存及一系列生理过程能否正常进行的根本保证。在养殖水环境中,溶氧管理主要目的为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特别是增加底层水中的氧气溶入量,以减少底层的氧债。

1、池塘水中溶氧的来源及分布

1.1 浮游生物光合作用产氧,占90%

浮游植物在光合和作用时产生大量的氧气,这是池水溶氧的主要来源,约占整个水体中氧气来源的90%。但整个氧气在水体中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在补偿层之上氧气是过饱和的,随着水层深度的加大,浮游植物产氧越来越少,而浮游生物耗氧以及底层有机物分解耗氧则不变,因此水中溶解氧越来越少。一般养殖情况下,0~40cm 水层的溶氧过饱和,100cm 以下氧低于2.0mg/L,形成氧债。特别在盛夏,表层水的溶氧往往过饱和,而底层常常处于严重缺氧的状态。

1.2 空气溶入,约占10%

在无风的情况下,空气中溶入的氧气,扩散速度是很慢的。15℃时,0.3 米深,静止水体,溶氧每上升1mg/L,需要300 小时。如果池塘面积较大,受风面积也大,溶解氧的比例会随之加大。风浪可以有效地把表层高溶氧的水送到的底层,改善了底层的低溶氧状。

1.3 人工补氧

使用机械和化学方法,有效地增加池塘水中的溶氧。目前主要为使用增氧机增加池塘中的溶氧量。


2、池塘氧气的消耗

池塘氧气的消耗主要为水呼吸、鱼呼吸消耗、底泥矿化消耗和逸出4 个部分。相比传统养殖塘中,目前高密度养殖塘中,底泥矿化消耗加大。一般池塘和高产池塘各因子消耗氧气的比例见表1。



3、溶氧对养殖的影响

水中溶氧对养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影响到鱼体的生长及健康状况;二是影响到其他的水质因子,进而影响鱼类的生理机能。

3.1 溶氧对鱼体的影响

3.1.1 生存保证
鱼类因缺氧死亡时水中溶解氧的浓度称为窒息点。不同种类的鱼,窒息点是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种鱼类,在不同的生理状况下窒息点也有区别。健康的鱼类窒息点较低,鱼类在早期发育阶段对水中溶氧的要求比成鱼高,对低氧的适应能力相应减低。
当水体的溶氧低于养殖鱼类的窒息点时,可引起大量鱼的窒息死亡。在养殖生产中经常出现的“泛塘”就是这一表现,常引起极大的经济损失。

3.1.2 溶氧对鱼类生长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
当氧气不足时,鱼体的呼吸会受到一定的抑制。缺氧时鱼类呼吸频率增加,耗能更大。以罗非鱼为例,24℃~25℃时溶氧1.95mg/L, 呼吸频率为70~80 次/ 分;0.46~0.63mg/L 浮头,呼吸频率90~105 次/ 分,2~3 小时后,呼吸缓慢,胸鳍微弱摆动。若长期氧气供应不足,将严重影响鱼类的生长。长期缺氧,饲料系数将明显上升。试验证明,当DO降到1.6mg/L 以下时,罗非鱼部分浮头,摄食量减少,饲料系数比2.24mg/L 时约高一倍。当DO 降到.6mg/L 以下时,罗非鱼部分浮头,摄食量减少,饲料系数比2.24mg/L 时约高一倍。

3.1.3 缺氧对鱼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缺氧是鱼类的一个重要的应激原,缺氧时鱼类血糖升高,血中皮质醇变化幅度增加;溶氧降低,会导致水中游离二氧化碳浓度升高,酸碱度下降及亚硝酸根离子增加,致使鱼类对氧气的需要量增加,结果又使二氧化碳量增加,最终影响到血液载氧能力下降,表现为生长缓慢、组织受损,对传染病敏感性加强。所以病害多发生在水质恶化的池塘中,这些池塘中溶氧多是不足的。

3.2 溶氧对水生态的影响

溶氧是水生态诸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可影响其他水质因素,特别是底层丰富的DO 可使氨氮下降,硫化氢消除,酸碱度稳定,化学耗氧量下降。

3.2.1 池塘溶氧直接影响有机物的分解,从而影响池塘生态的物质循环
有机物质的无机化过程要通过水中的微生物来完成,其中的好气细菌在池塘物质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好气细菌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氧气,据测定,分解一吨大粪约需3.4吨氧,而燃烧一吨柴油仅需3.3 吨氧。如果溶解氧不足,好气细菌繁殖受到抑制,大部分有机物退出池塘物质循环而贮藏在淤泥中,被厌氧细菌分解,形成大量有毒害的中间产物,使酸碱度下降,有害物质积累,营养盐减少,浮游生物量下降,影响鱼类生长,形成氧债还可使鱼类窒息死亡。池塘的肥瘦取决于物质循环的强度,要加速这个强度,焦点在于加强有机物的无机化过程。所以DO 在促进水质和饵料的发展、转化,在改善水质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3.2.2 溶氧下降氨氮、亚硝酸盐量上升
在有机氮向无机氮转变的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氧气参与。水中有毒的氨氮需要在硝酸细菌和亚硝酸细菌的作用之下分解为无毒的硝酸盐,这些细菌在活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特别是亚硝酸盐转变为硝酸盐过程中,氧气的参与显得更为重要。

NH4++3/202———NO2-+H2O+2H+(亚硝酸细菌)
NO2++1/202--NO3+ (硝酸细菌)

当DO 低于3ppm 时,会影响硝化作用顺利进行,造成NH3 及NO2 积累。增氧可成功地消除。特别是在集约养殖条件下,大量的饲料或是冰鲜糜进入水体后,鱼对其蛋白的利用仅为20%~35%,有大量的未被利用的氮进入了水体,养殖水体中的有毒的氨和亚硝酸远远高于了传统的养殖情况,在此情况下,加强水体的溶氧管理显得更为重要。

3.2.3 溶氧充足时,可降低水体中有毒物质的含量。

水中充足的溶氧可抑制生成有毒物质,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当溶氧不足时,氨和硫化氢则难以分解转化,极易达到危害鱼类健康生长的程度。

4、做好溶氧管理的措施

4.1 放养模式一定要合理

在池塘养殖中,多是混养搭配养殖。在放养鱼苗时就一定要注意各种鱼的放养的比例。若是比例不合适,往往会对主养鱼的生长产生重要的影响。笔者曾遇到过这样的一个案例,在顺德的一个养殖户,塘中的鱼总是浮头并且塘中的总鱼量每亩也不过1 500 斤,这在当地算是较低的存塘量了。后来询问祥情知,其塘中投入了大量的鲤鱼苗。正是这些过多的底层鱼类,造成了塘中的长期的氧气不足。所以我们在放养时一定要将放养模式管理好,这对后期的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有一种情况,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塘边还养有鸭或是猪,鸭粪或是猪粪进入塘里。若是塘边的鸭或猪的量过多时,也会对水塘的溶氧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笔者在2005-2007 年三年间走访的养殖塘时,对于水质恶化的塘,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因为此原因引起的。

4.2 选用消化利用率高的饲料

在集约化养殖情况下,75%~85%以上的塘采用饲料来养殖,5%~10%采用冰鲜来饲喂。因此选用优质的饲料对于水质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所谓优质饲料,并不是蛋白越高越好,也不一定是价格越高越好。另外有一点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评价好的饲料,应该是以养殖全程的饲料系数或是养殖收益来综合评估,并不能仅以短期(如一个月)的生40生长速度来评估饲料的优劣。所谓的优质饲料,笔者认为一个基本的指标应该为饲料的消化利用率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高,则进入水体氮的量就少。这对于减少化学耗氧量,增加水体的溶氧很有意义。膨化饲料在此指标上有一定的优势。

4.3 合理使用增氧机

增氧机是目前在集约化养殖情况下最有效的增加水体中溶氧的方法之一,也是最常见的增氧方式。

4.3.1 使用增氧机的目的

使用增氧机的目的主要有三点:一是向水中补充氧气,特别是向底层补充氧气;二是排除池塘有毒气体;三是促使池塘物质循环。开动增氧机要完成三项任务:其一是为溶氧较低的水体增加氧气,二是将有丰富溶氧的表层水送入底层,三是将水搅动,使有毒气体逸出。

4.3.2 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类型的增氧机

增氧机常见类型有叶轮式、水车式和喷淋式等。不同的机型在用途上也略有不同,就增氧效果而言,以叶轮式较好。

4.3.3 开机时间

增氧机的合理使用中最为重要的是,什么时候要开机、开多少时间为宜。为解决这些问题,应了解池塘溶氧的昼夜变化。

从池塘溶解氧的昼夜变化图可知,增氧机开动最恰当的时间应是溶氧最高的13 时(开动1~1.5个小时)和2~8 时连续开动。
13:00~15:00 池塘溶氧最高,开机后可把表层丰富的溶氧搅向底层,以补氧债。深夜、凌晨、清晨开动增氧机,是为了补充缺失的氧气,因为此时池塘溶氧最低。由于池塘条件和养殖方式的不同,凌晨启动的时间也有所差异,应在D0≤2.0mg/L 时开机。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对池塘夜间溶氧状况加以预测:20:00 测一次溶氧,过2~3 小时再测一次,两次结果连线即可。

笔者今年7 月在广东省做了一些调查,发现大多数只是在凌晨或是阴雨天鱼浮头时开,晴天中午开机的比例不足三成。这说明大多的养殖者还只是将增氧机做为一救命机,而不是一增产机。如何使用好增氧机,是整个溶氧管理的重要的措施之一。

4.4 使用微生态制剂增氧

近几年来,使用微生物制剂来调水改水越来越得到重视。在水产养殖中使用较多的微生物制剂有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
光合细菌是较早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微生态制剂。光合细菌能吸收分解水中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具有一定的水质净化能力。但光合细菌在运输、保存上有难度,且因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光合细菌的使用效果非常的不稳定,因而近几来年光合细菌的使用量在减少。

芽孢杆菌是目前在水产调节中最常用的微生态制剂菌种。芽孢杆菌可利用水体中的小分子物质,同时分泌产生一定的蛋白酶、淀粉酶等,可分解水体中的有机质,有效降低水体中的生物耗氧量,从而增加水体中的溶氧。张庆等(1999)每隔25 天向罗非鱼水体中添加以芽孢杆菌为主的微生物复合菌剂能明显改善水质条件,有效地降低氨氮与亚硝酸盐,营造良好的水质条件,促进罗非鱼的生长。但在使用芽孢杆菌时一定要注意,市场上大多的芽孢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此菌为好氧菌,在使用前期时消耗水体的氧气。因而使用时应该选择晴天使用。使用后有条件情况下最好打开增氧机,以防出现短时间的缺氧。鉴于这一点,在水质非常恶化时,塘中溶氧量极低时不宜立即使用枯草芽孢杆菌类的微生态制剂。应先使用化学增氧剂,如过氧化钙,然后使用一些物理或化学的净水剂调节水质,增加水体中的溶氧后,再使用此类微生态制剂来调节水质。在选用此类产品时可考虑选择兼性厌氧菌或是厌氧菌,可能会在减少氧气的消耗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4.5 化学增氧

化学增氧多用于池塘严重缺氧时的急救措施。目前多用过氧化钙。有人测定:施放过氧化钙12ppm,49h 后,pH 值与对照接近,16ppm,1h 后,pH可达9.2,4h 后降至8.4;溶氧增加,效果可延至49h以后。但应注意,加入过氧化钙溶氧急剧升高后也可对鱼体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所以我们最好选择市场上一些具有缓释功能的此类产品。

作者:焦彩虹